欢迎来到万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主页 > 新闻中心 >

这里奏响“华夏正音”,守护“世界记忆”

时间:2025-05-13 23:48:15 来源:16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惠小勇 喻珮

  在历史长河中,华夏正音有些城市总是响守闪耀在舞台中央,而有些城市则如深藏的护世巨锚,更多时候默默扎根于历史大幕一角,界记掀起盖头后令人惊艳。华夏正音

  湖北随州,响守正是护世这样一座低调内敛而又底蕴深厚的城市。“华夏正音”在此孕育、界记礼乐长廊在此延展、华夏正音南北文化在此交融。响守

  一直以来,护世知编钟者众,界记知随州者少。华夏正音近两年来,响守记者多次前往湖北这座成立最晚的护世地级市,探寻其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前世今生。

  参观者在湖北省博物馆观赏曾侯乙编钟。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内敛低调:考古发现的“礼乐长廊”

  《随州曾侯乙编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之际,记者走进武汉东湖之畔的湖北省博物馆,最震撼人心的还不是楚都八百年的遗存,而是南馆东侧的“曾侯乙”展厅。

  展厅正中,三层八组65件青铜编钟的原件,巍然悬挂在曲尺形的铜木钟架上。近5吨的重量全部由6个青铜佩剑武士立柱支撑,历经2400多年稳如泰山。

  其中的奥秘:绝妙的一钟双音,跨5个八度的音程,完整的七声音阶,齐备的十二个半音,3755字的乐律铭文,以及背后高超的青铜铸造、焊接、锉磨工艺——讲者滔滔不绝,听者啧啧称奇。

  曾侯乙编钟上的青铜武士。湖北省博物馆供图

  记者不由绕编钟再看一圈,更觉那武士顶托栩栩如生,钟体钟架气势磅礴,浮雕纹饰刻画入微,黑漆红彩的横梁似深邃的历史,刹那间鲜活起来。

  当移步展厅内,宛若进入了一座先秦乐器博物馆。与曾侯乙编钟一同出土的编磬、鼓、琴、瑟、笙、排箫、篪等乐器挨个展出,十足一个气势恢宏的宫廷乐队,难怪被中外专家赞誉为“改写世界音乐史的空前大发现”!

  讲解员介绍,这些原件至今仅演出过3次,每一次都轰动中外。而博物馆演奏厅内以其复制件演奏的中外名曲,场场都让听众为这“华夏正音”的悦耳之声而陶醉。其中的十弦琴、五弦琴、排箫和篪均是失传已久的古老乐器。比如排箫,就是比曾侯乙晚约百年的屈原在《九歌·湘君》中写的“吹参差兮谁思”的“参差”,是用13根长度依次递减的细竹管排列而成,其形在汉以后,仅在石刻、壁画里出现过。

  “如果我们仅仅是沉醉在这些古老乐器的悠扬旋律里,还没有完全触摸到先人的本意。”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介绍,编钟巍峨的“曲悬”架势,与配套编磬三面悬挂,形成周代诸侯的“轩悬”制度,象征着规范社会框架的礼制,而金石齐鸣的音乐则浸润人伦和谐,共同形成“礼导行为、乐化人心”的治理体系。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曾侯乙墓的发现,让今人耳闻目睹辉煌灿烂的两周礼乐文明。走进这些文物的出土地随州,更大的惊喜连绵而至。

  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发掘现场。随州市擂鼓墩文物保护中心供图

  自1978年曾侯乙墓发掘以来的40多年间,在平整田地、基本建设、棚户区改造乃至打击盗墓的过程中,随州境内和附近枣阳、京山等地,接续发现两周时期的曾国墓葬近千座。其中有名字的曾侯墓就达12座。

  从叶家山、郭家庙、苏家垄到义地岗、枣树林,再到擂鼓墩等曾国墓地,累计3万余件出土文物及丰富的金文资料,实证曾国与史书所记载的“随国”为一国两名。这个“考古挖出来的曾国”大致分西周早期、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3个阶段,时间跨度700余年。各个时期的曾国墓葬中都出土大量精美的青铜器,都有着丰富的音乐文物。编钟,几乎成为曾侯家族陪葬的“标配”。

  全国至少有13个省出土过编钟,但以随州为“最”——时代跨度最久,出土数量最多,至今随枣走廊已出土12套269件编钟;编钟音律最齐全,从叶家山曾侯犺5件编钟的“周原四声”,到郭家庙M30的10件编钮钟的“正五声”,再到拥有“七音十二律”的65件曾侯乙编钟,皆可考证。中国音乐家协会因此于2010年授予随州“中国编钟之乡”。

  叶家山墓地静卧在随州曾都区淅河镇蒋家寨村的一处坡岗地上。站在墓地西北角眺望,漂水从草木葱茏处缓缓流过,坡地间清晰可见142座墓葬的准确位置。其中M111、M65和M28三座墓葬是有确切铭文印证的曾侯墓,推断分别为曾侯犺、曾侯谏、曾侯白生,出土文物分别达到2867件、160件、662件,其中青铜器物占绝大多数,分别为2426件、117件、606件。

  2013年7月4日,在M111墓葬内,工作人员在对编钟进行挖掘工作。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回望2013年盛夏,叶家山曾国墓地第二次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已近4个月。7月3日晌午,烈日当空,热火朝天的考古工地上传来了激动人心的欢呼声——随州再次发现了编钟!人们奔走相告:“曾侯乙”的祖先找到了!

  出土编钟的是M111曾侯犺墓,也是目前湖北所见西周早期墓室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墓葬。原址保存展示的甲字形墓坑连着体现等级的墓道,墓坑内的二层台面上,摆放着1个镈钟、4件甬钟,以及铜簋等器物的1:1复制件,还原出一座大墓刚刚掀开面纱的原貌。

  叶家山M111曾侯犺墓的复原实景。新华社记者喻珮 摄

  这套编钟的原件比曾侯乙编钟要早500余年,墓中出土的青铜方座簋上刻有铭文:“犺作烈考南公宝尊彝”。专家分析,曾侯犺和曾侯谏都是周初“文王四友”之一南公适的儿子,南公适受封于曾,但因要辅佐武王,未到封地,其子谏或犺是来到随地的首任国君。

  位于曾都区城东的义地岗墓群,是一处分布密集、以春秋时期为主的曾国高等级墓地。已抢救性发掘的8座曾侯墓均被盗扰过,追回或出土的青铜器数量少则几十件,多则成百上千件。

  多座墓葬同样出土成套的编钟、编磬。据青铜器铭文可确认墓主名字,分别是春秋早期的曾侯石,春秋中期的曾公求(田求)、曾侯宝、曾侯得,春秋晚期的曾侯昃、曾侯與、曾侯戉阝,以及战国中期的曾侯丙。

  记者走访了2018年发掘的义地岗墓群枣树林墓地。登上这个长条形的岗地,看到3处已发掘的大墓保留着墓葬遗址,现场有专人看护,并搭起房顶防止雨水渗漏、墓壁塌陷。其中相邻的两处分别是曾公求(田求)及其夫人渔、曾侯宝及其夫人芈加的合葬墓。

  枣树林墓地出土的曾公求编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枣树林墓地出土文物发现6000余字铭文,是一次突破性的发现。其中长达226字的曾公求(田求)编钟铭文,是一篇反映周、曾、楚关系变化的长篇文献。更惊喜的是,芈加墓中发现了成套编钟,是曾国墓葬中唯一发现编钟的女性墓葬。芈加墓出土铜器铭文记载“楚王媵随仲芈加”,直接佐证“曾随一家”,为学术界长期争论的“曾随之谜”画上了句号。

  枣树林墓地出土的芈加缶及其铭文“楚王媵随仲芈加”。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位于曾都区城西的擂鼓墩是又一处密集分布的战国时期曾国高等级贵族墓群,曾侯乙墓就静静地躺在这里的一处坡岗上。俯瞰深达13米的墓葬原址,不规则多边形的椁室形制分东、中、北、西四室,由底板、墙板、盖板共171根巨型长方梓木和榉木垒迭套接而成。

  而在距曾侯乙墓西北约100米处,1981年发现了年代略晚于曾侯乙的擂鼓墩2号墓,从出土的九鼎八簋来看,推测应当也是一座曾侯墓。其中有一套完好的36件编钟,与曾侯乙编钟(不算楚惠王赠送的镈钟)加起来正好100件。

  2021年,“随州曾侯墓群”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介绍,像“随州曾侯墓群”这样成体系的诸侯序列,折射出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礼乐文明巅峰,成为研究古代历史、音乐、文字、冶炼、铸造、天文、雕塑、绘画等的科学宝库,在目前的诸侯国考古中还没有先例。

  初春以来,擂鼓墩遗址和毗邻的随州博物馆文化综合提升工程项目现场,已是一幅繁忙景象。经统筹考虑,随州市将依托随州博物馆、曾侯乙墓和现存封土冢等古遗址古墓葬资源,建设擂鼓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投资5.65亿元。建成后的公园将拥有随州博物馆、曾侯乙墓遗址展示馆、曾随文化展示厅、礼乐文化展示厅、考古科研工作站等多处文化景观。

  持重守静:渊渟岳峙的幕后枢机

  汉水及涢水在江汉平原铺排入江的过程中,被大洪山分出荆襄古道与随枣走廊,历史上南北交融的许多大事都发生在这两条古道上。

  从随县北部最高点的桐柏山太白顶,至西南面最高点大洪山宝珠峰,两座海拔超千米的山峰中,是一片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原,越过湖北随州、枣阳两座城市,故名随枣走廊。

  随枣走廊是商周时期“金道锡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是周人南下控制长江中下游铜锡资源、经略江汉地区的战略支点,也是楚人东出北进的主要线路。正是这种独特的区位优势,让随州在历史的舞台上悄然扮演了关键角色。

  曾伯桼簠盖铭文记载“金道锡行”。湖北省博物馆供图

  周天子封姬姓南公于曾随之地,首要任务就是镇抚淮夷、南蛮,保障南方“青铜之路”的畅通。这与国家博物馆所藏曾伯桼簠上的铭文“克逖淮夷,抑燮繁汤,金道锡行”完全吻合。又如曾侯舆1号编钟上的记述:“伯括上庸,左右文武。挞殷之命,抚定天下。王遣命南公,营宅汭土,君庇淮夷,临有江夏。”

  从已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曾随在履行这一任务持续的700年中,也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堪称先秦南方青铜工业的中心。比如玲珑剔透的蟠虺纹尊盘,从曾侯與、曾侯戉(戉阝)传至曾侯乙,见证了鬼斧神工般的工艺传承。其繁密纤细的透空附饰采用失蜡熔铸法,至今难以复制。

  《左传·季梁谏追楚师》记载:“汉东之国,随为大。”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曾随作为正统礼乐文化的代表,与包括楚国在内的周边方国不断交流融合、创新发展,形成了南北兼容的交融枢纽,一度成为周文化在南方地区杰出的“领跑者”。

  从“左右文武”到“左右楚王”,曾随始终以它的文化存在于荆楚,这从曾楚青铜器物风格相互影响、渐趋融合的现象得到印证。正如后来楚被秦并,楚文化也随着大一统的形成而影响后世一样。这样看来,曾随文化不仅对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促进了长江流域融入中华主流文明。

  由此上溯、下延,随州承载着更多华夏起源、影响历史走向的厚重与枢机。

  图为炎帝神农像。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随州境内陆续发现的百余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证明了炎帝神农氏诞生于这片沃土绝非偶然。位于曾都区洛阳镇的金鸡岭遗址,存息着从5000年前始、连续有先民生存繁衍1000年的神奇画卷。出土的大量纺轮和精美陶器呼应了神农织麻为布、陶冶器物等传说。

  西晋《帝王世纪》云:“神农氏起列山,谓列山氏,今随厉乡是也。”随枣走廊中的厉国故都随县厉山镇,正是炎帝神农氏的出生耕耨之乡。相传,中原与南方的衔接之处、随州广水市境内的中华山,就是黄帝与炎帝会盟止戈之地。

  走进炎帝神农故里,诸多遗迹、传说、考古资料,传递着浓厚的农耕文化氛围。位于烈山腹地的炎帝神农大殿,神农雕像巍然屹立、气宇轩昂,手执五谷和药草,象征着炎帝在农业和医药方面的卓越功绩。

  穿过翠柏,拾级而上,神农碑、神农洞、神农泉依次映入眼帘。神农洞“穴口方一步,容数人”,听闻洞穴前四季常绿、花草缠绕,正是炎帝神农诞生之地。

  桐柏山“太阳神”岩画石刻。随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2015年,当地对神农部落旅游资源进行调查时,偶然发现了多处岩石上的凹穴。在桐柏山上竹林环绕的半山腰处,一块岩石上赫然可见一处形似人面像的岩画——“头顶”约有10条线状纹饰,组成“皇冠”的图案;面部的圆环和圆点,表示“双眼”;下部5条射线状纹饰,恰似“胡须”。这一长20厘米、宽27厘米的人面像,是随州发现的石器时期最为具象的岩画,被当地人称为“太阳神”,也有人称他为“炎帝神农像”。

  周秦以来,随州建置虽变迁频繁,但“随”之名,历久未易。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陷入了300余年的分裂与动荡。在南北政权争夺的荆楚大地,一个名叫杨坚的北周将领袭爵“随国公”,出任随州刺史,开始了大兴之治的实验。《隋书·王劭传》载:“至尊以大兴公始作隋州刺史,历二十年,隋果大兴。”

  杨坚后来改“随”为“隋”,建立隋朝,实行以礼部为首的“三省六部制”,开创科举制,制定《开皇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继秦汉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时代。这与他通过曾随世家读懂了大贤季梁“民为神主”的治世思想大有关联。随州,在历史的迷雾中再一次扮演了拨正航向的深锚作用。

  随州文化公园航拍图。李文军摄

  临近谷雨时节,徜徉于主城区迎宾大道,随州最大的山水园林——随州文化公园在大道两侧延展,当地人更喜欢称这里为“季梁公园”。宽阔的湖面和绿地背后,一座雕像竖立在半山平台上,眼望远方,峨冠博带,衣袂飘飞。这便是季梁的塑像,由青铜铸造,格外传神。

  “夫汉东之国,圣人所出,神农之后,季梁为大贤。”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对春秋早期随国大夫季梁的评说。季梁比孔子早约两个世纪,最早提出“民为神主”“先民后神”。他兴政于随,提出“尊道忠民”的政治思想、“避实击虚”的军事策略。而“民政”这一表述最早的出处,就见于与季梁同处春秋早期的曾伯陭铜钺上的铭文“非历殹刑,用为民政”。从季梁到杨坚,随州深藏着古代治国理政的智慧。

  《随州志》记载,境内名山125座,有名称的常流河177条,且多为源头,无客水过境。其中涢水、溠水、?水、漂水、澴水均属古水系,名称延续3000年未曾改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为此地文明的发祥、壮大、延续,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片历史文化厚重、自然山水优美的土地,人才辈出。诗仙李白在此徜徉山水,留下了“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的千古礼赞。大文豪欧阳修在此画荻学书,收获了青少年时代的精神成长,后引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沈括贬谪随州3年,完成了中国科技史书《梦溪笔谈》的基本构思,并在书中记录了他在随州的所见所感。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感叹:“诗到随州更老成,江山为助笔纵横。”明朝左副都御史杨涟,清廉刚毅、勤政为民,被后世称颂,在家乡随州更是家喻户晓。

  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随州举办。新华社发 李文军摄

  自2009年以来,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六,神农广场上都要举办隆重的神农生辰庆典活动。在熊熊薪火中,数以万计的海内外中华儿女长途跋涉而来。连续16年举办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不断创新经贸洽谈、文旅推介等活动,正在成为随州走向世界的文化品牌。许多来参加寻根节的嘉宾说:“当我们身处庄严肃穆的拜祖大典现场,置身于祭祀礼乐所营造的庄重氛围里,共同缅怀始祖神农对中华文明的开创性贡献,一种敬畏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也唤起我们团结奋斗、开创未来的使命担当。”

  重诚守诺:专注拓深结硕果

  回到“曾侯乙”展厅,再定睛细看曾侯乙编钟底层正中的镈钟,它器形巨大,平整的口缘与其余编钟形制不一。镈钟是楚惠王熊章为曾侯乙专门制作的一件仪礼重器。

  惠王为何赠钟?缘由是曾侯乙的祖辈曾侯與曾是楚国的“恩人”。公元前506年,吴、唐、蔡三国联军攻破楚都郢城,楚昭王出逃之后,来到盟国随国寻求护佑。随侯因信守曾楚盟誓,没有将昭王交予吴王,助昭王成功复国,可谓“信义有礼”。

  曾随信守诚义、坚守原则,可以另一个“抗楚”的例子佐证。公元前704年,楚武王在沈鹿召开诸侯大会,邀请汉水流域各国的国君出席,作为汉东最大诸侯国的曾国坚守对周礼的遵从,偏偏不赴“沈鹿之盟”,可谓“曾随不随”。

  往事并不如烟。历经岁月淘洗,“曾随不随,信义有礼”已沉淀为随州这方水土鲜明的文化基因,滋养出诚信做人、专注干事的精神特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结出累累硕果。

  位于广水市的华鑫冶金工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新华社记者喻珮 摄

  在广水市一个名叫杨寨的小镇上,记者意外看到了一座年产特种钢、螺纹钢过百万吨的现代化钢铁企业。这家几年前在产能过剩竞争中濒临倒闭的企业,经闽商林尚国注资20亿元改组为华鑫冶金工业有限公司,成为中部地区竞争力一流的生态智慧钢铁企业。问及为何敢下血本重塑传统老厂?林尚国不假思索道:“随州市、广水市重商亲商、服务高效,诚信是这里最核心的营商环境!”

  诚信孕育专注。随州在全国占有一席之位的专汽、风机、香菇等产业,无一不是专注拓深的结果。

  2月13日,工人在程力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商用车底盘装配线上作业。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途经曾都区主干道,沿路遍布各类车型的房车4S店,随便走进一家便可钻进房车里体验舒适便捷的车内装置,畅想在山野中飞驰、星空下露营的妙不可言。随州近年来瞄准文旅休闲、应急救援、智能网联、物流矿卡等需求,聚集专汽及零部件企业270余家,全国每10辆专汽就有1辆“随州造”。程力集团总经理程阿罗父子心无旁骛扎根专汽,登上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就像编钟奏出不同的音符一样,今天的随州也在演绎着或浑厚或清亮的发展之音。走进湖北金龙集团产品展示厅,原来的防水篷布升级为新研发的无骨充气露营帐篷,正在直播销售的广告语是:把房车装进后备箱。其所用的高分子复合软体材料,收起便可轻松放入汽车后备箱,撑起就是一座小屋。

  来到湖北三峰透平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不同型号的叶轮机逐一陈列出来。董事长熊俊杰从化工行业跨界到风机行业,保存和壮大了这一本土发展了近60年的风机产业。如今企业生产的风机产品先后打入武汉、贵阳、成都地铁市场,占领全国30%、武汉80%的市场份额。

  随县大花菇电商直播现场。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摄

  占地30亩的随县裕国香菇科技产业园门前,一条河道从北至南依次串联起富足村、勤劳村。蜿蜒的乡间公路两侧,一排排标准化大棚里,是乡村公司集中制棒、农户分散种菇的新型合作形式。目前,随州全市香菇产值300亿元、出口60亿元,带动就业近30万人,是名副其实的强镇富民支柱产业。

  在随州,不少领域都流传着父子接力的专注故事。从意气青春到霜丝侵鬓,项绍清及团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通过反复打磨调整钟壁厚薄,实现了对成套的编钟按古代音律排列校音。之后历经30多年探索出以铜、锡、铅为材料,集制模、制范、结壳、浇铸、修整、校音等160多项制作工艺的“青铜编钟制作技艺”,于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随州博物馆内的编钟乐舞演奏。在湖北省博物馆南馆东侧的“曾侯乙”展厅里,三层八组65件青铜编钟原件至今仅演出过3次,每一次都轰动中外。李文军摄

  目前,随州市从事青铜编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达百余名,年生产大、中、小型演奏类、工艺类青铜编钟产品3000套,销往美国、德国、法国、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项绍清之子项章,也循着父亲的脚步,成长为两周青铜器文物的守护者、研究者和文明交流互鉴的传播者。

  放眼今日之随州,一套套编钟敲响知音神韵,成为响彻中外的文化经典;一朵朵香菇种出“香菇之乡”,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重点产业集群;一辆辆改装车载着“专用汽车之都”,向专汽千亿元产值迈进……

  拥有世界级的文化名片和自然资源,随州正在串联“襄十随”历史文化之旅精品线路,建设随州旅游“1号”公路,打造全域旅游胜地。畅游随州,山脉与河流交错,山谷与坡地相衔,丘陵与平地呼应,4条铁路、6条国道穿境而过,重点4A级景区均有高速通达。

  随州广水和河南信阳交界处的武胜关,正是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描述的“义阳南阳之锁钥”。如今这里大货车南来北往,京广铁路穿关而过,关下的桃源村,依托三两片桃林、七八处古屋,营造出一处宁静如世外桃源的客栈民宿。

  位于淮河源头的随县淮河镇,清泉从桐柏山深处汩汩流出,呈叶脉状南汇府河,北入淮河。同住小河边的鄂豫三村,共同打造连接三地的西游记漂流景区,近年来渐成气候,聚拢起“一筏漂两省,一漂连三村”的人气。

  草木蔓发的4月,深入广水腹地的田间地头,一场绿色能源革命为乡村农文旅发展注入蓬勃生机。利用光伏、储能和沼气等组合技术,106个试点村、社区实现“充电自由”。观音村里,一条深蓝宝石色的光伏长廊镶嵌在翠绿山坡间,与远山上的风力发电机组遥相呼应,构成一幅别样的乡村美景,阳光、山风、秸秆都成了乡村振兴的绿色动能。

  图为随州大洪山风光。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而在随州的南缘,大洪山在一片平原之中显现出巍峨耸立、绵延不绝之势。大洪山虽不及附近的武当山名气大,但因其独特的四周被平原环绕的地形,形成了近千米的垂直高度,是湖北省唯一的独立内山。

  循着山势往上,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两边,层峦叠翠,云海蒸腾,杜鹃灼灼,古木参天。公路尽头,视野陡然开阔,一座佛寺金顶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恍若仙境。寺院入口,雕工精细的青石门楣上刻着“大慈恩寺”,两侧是“汉东地阔无双院”“楚北天空第一峰”的联语。这座寺院与武汉宝通禅寺同源共脉,却鲜少张扬。

  大洪山的低调恰是它的气度——不争名胜头衔,却让摩崖石刻与古寨残垣在幽径深处自语沧桑;鲜见游人如织,反令晨钟暮鼓与山风泉响更显空灵。这方天地里,汉末绿林军首领王匡、王凤蓄势而起,唐代慈忍大师“削足祈雨”以身代牲,宋代报恩禅师青灯黄卷开曹洞宗之祖庭……

  从武胜关到淮河镇再到大洪山,静谧,却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随州,将坚韧的伟力隐藏于平凡之中,守护着中华文明的根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回望历史、奋进当下的独特视角。

Copyright © 2002-2017 万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江苏南京发布汽车消费投诉分析 网络二手车平台投诉增多  福建集中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不公平格式条款”  池州:闲置宅基地入了市“沉睡资源”变“活资产”  海外代购食品无中文标签 消费者获十倍赔偿  防汛救灾 坚守一线 河南市场监管部门在行动  安徽省印发通知 做好粮油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  婚纱租赁霸王条款涉嫌侵权 福州消委会支持消费者起诉成功维权  农资到家 农机到位 农技到田  山东省放心消费全域创建启动  “坚果”投影机虚标参数 “深圳火乐”终审被判三倍赔偿  山东省放心消费全域创建启动  福建省消委会测评20款耳机 6款音质感受获5星评价  首例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达成调解协议 消费者将获退一赔三赔偿  十大新职业就业趋势发布 二手车评估师需求旺盛  过渡期内每个脱贫县每年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600亩  辽宁首张“先证后核”食品经营许可证发放  春耕抢农时 江淮沃野种下希望  深圳市消委会推动十大银行全面整改信用卡分期问题  市场监管总局党校召开第四期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座谈会  免费安装做诱饵 兜售滤芯骗老人 当心“佳溢诺”净水器促销陷阱  深圳市消委会推动十大银行全面整改信用卡分期问题  浙江紧急检查29家“火凤祥火锅店” 约谈公司负责人  黄牛肉“变身”牛肉粒 “银发族”出游当心低价陷阱  跟团游“泡汤”赔偿遭拒 法院调解促退款  免费安装做诱饵 兜售滤芯骗老人 当心“佳溢诺”净水器促销陷阱  合力做好这盘“预制菜”  合成宝石写成“天然宝石” 珠宝标识问题多  过渡期内每个脱贫县每年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600亩  腾讯视频改进并支持选集解锁 上海市消保委喊话优酷、爱奇艺等平台跟进  首例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达成调解协议 消费者将获退一赔三赔偿  公示!涉及安徽7个县(市)  新春走基层|菜篮子拎出幸福感 重庆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  金店售假“香奈儿”首饰被罚一万元  山东省放心消费全域创建启动  福建集中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不公平格式条款”  中介公司员工携租金“潜逃” 租户损失谁担  非法经营数额达198万余元!浙江省消保委对童装售假者提起公益诉讼  搞“奥数式”售楼营销 福州悦珑湾被劝谕  苏州市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承诺商户破6万家  报道追踪:“君豪义乌小商品城”被业主起诉 冠名未经授权再遭投诉  两会声音: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正向引导金融消费  “老手艺”创造“新经济”——古老非遗扮靓产业新景  浙江省消保委发布禁塑令调查体验评价报告 替代产品接受程度有待提高  福建集中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不公平格式条款”  非法经营数额达198万余元!浙江省消保委对童装售假者提起公益诉讼  3份婴幼儿食品涉嫌非法添加 涉及“纽贝乐”“小葵花”等品牌  浙江省消保委发布禁塑令调查体验评价报告 替代产品接受程度有待提高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  3份婴幼儿食品涉嫌非法添加 涉及“纽贝乐”“小葵花”等品牌  市场监管总局党校召开第四期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座谈会